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按照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师生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鉴别力,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出版传媒大学积蓄磅礴力量。
二、学习安排
党史学习教育整体分两个阶段开展,要求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贯穿始终,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务求善始善终;二是突出重点,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面向全体党员,务求善作善成;三是坚持压茬开展,分为两个阶段开展学习教育实践。第一阶段从动员大会开始到“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感悟党的红色出版、印刷、设计历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第二阶段从庆祝大会到总结大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把握,明确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
三、学习任务
(一)教师篇
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广大党员教师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坚持原汁原味学
坚持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原汁原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文章。认真学习两个历史决议等中央文件,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必读学习材料,以及《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北京文化书系·红色文化丛书》等重要参考资料。
坚持集中研讨学
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平台,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聚焦学校改革发展任务和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邀请分管校级领导来院巡听指导,学院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党支部,开展巡听旁听、带头导学,基层党员师生认真交流学习体会。
坚持严格标准学
坚持以严格的标准保证学习质量,特别是严格落实好全年五个规定动作,一是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支部理论学习,完成一批两本指定书目的自学;二是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要在活动前三天向党委报备党日活动日期、主题、内容,并做好活动记录,见附件1),三是“七一”前后,党委书记要给本单位全体党员讲1次党课,党支部书记要给所在支部党员讲1次党课;四是每位党员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五是以党史教育为主题,召开严肃认真、形式多样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理论学习、党课、党史宣讲要有机结合,突出针对性,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创新方式学
积极探索学习内容丰富化,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四史”学习知识竞答、“百年党史”系列读书活动等,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探索学习方式多样化,坚持线上线下并举,校内外并行,依托“学习强国”北京平台、干部教育网、学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北印官微、学校各类红色文化基地、学院“向上吧少年”及各类红色工作室等开展党史专题学习。积极融入并承担好学校“百年党史”以及红色出版系列讲座等任务。
坚持融入行业学
强化学院鲜明文化和政治属性,深化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融合,充分用好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香山革命纪念地等党史旧址遗址红色资源以及中国印刷博物馆、新华书店等行业资源,开展教学,组织相关纪念、参观、志愿服务活动。发动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参加“双百行动计划”“百年党史红色足迹大寻访”“长征路上的红色书店”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担当新时代中国出版传媒人责任使命。
坚持深化理论学
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好十讲微课活动;联合学校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出版史”主题论坛,“建党百年百个红色出版故事”展览等相关活动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相关教师积极参与落实学校党史研究等任务。
(二)学生篇
以全体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特别是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每两周举办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举办一次学习交流研讨、开展一次特色党日主题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支部书记讲党课,每学期举办一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活动、召开一次党史学习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人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参加一次征文或者作品征集等活动、参加一次党史知识竞赛”十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在认真落实学校“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开展“一颗红心向党”专题行动计划。
1. 学一场理论
深入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必学书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百年党史中红色印书、红色出版、红色设计。
2. 受一次洗礼
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百年党史大党课”系列学习讲座等重要学习平台,落实好“见证优秀共产党员榜样”首都大学生集体采访,“校史里的党史”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等相关任务,切实推动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 谈一轮心得
以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培训以及开展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畅谈入党心得、学习体会,广泛开展“向党表决心”活动。
4. 讲一个故事
以开展党史宣讲、红色出版宣讲为契机,落实好“百年·百事·百人”大学生讲党史任务,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讲好出版故事、红色故事、党史故事、中国故事,通过活动深刻铭记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彰显的巨大力量。
5 唱一首红歌
积极融入“唱支歌儿给党听”百万师生网络歌咏比赛等重要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毕业歌会、迎新晚会、新生爱国主义歌咏比赛,歌唱对党的炽热情怀,礼赞崭新的时代。
6. 写一篇赞歌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百年党史”故事征集和征文活动以及“穿越时空的对话”、“读懂中国”等文字征文比赛,鼓励广大学子用好手中纸笔、抒发爱党热情,充分展示出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7 帮一位同学
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活动与以首善标准做好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两件大事”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完成为群众、身边同学至少办好一件实事。
8 促一次学风
持续开展“梦想照亮清晨”学风活动,发挥好党员四个方面的带头作用。党员带头“喊”,喊同学们学习,让每个党员和积极分子都是一名梦想催醒员;党员带头“学”,党员和积极分子带头上自习,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党员带头“帮”,一个党员一个帮扶对象,有计划、有督促、有细节、有监督,将党员帮扶计划落细落小落实;党员带头“冲”,以在党言党的思想自觉,带头冲锋在党风学风的第一线。
9 做一个表率
引领广大党员严格恪守四大标准——在大是大非上保持政治定力,做到“不良风气面前冲的出来”;在党规条例上坚定底线意识,做到“党章党规面前坚决执行”;在发挥党员作用上发扬担当精神,做到“组织需要时刻站的出来”;在个人得失上发挥党员风范,做到“荣誉面前让的出来”。
10 创一个亮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向党表决心、向党送祝福,遴选优秀作品报送学校组织的百个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引领学子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高度珍视精神财富,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四、组织要求
1.压紧压实责任。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教工、学生党支部密切配合,一体推进,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2.加强督促指导。学院党委组织专门力量对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日常指导检查,定期沟通情况、了解进展,抽查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3.把握正确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牢牢把握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以两个历史决议等中央文件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4.做好宣传报道。积极宣传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及时报道师生开展学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宣传展示学院扎扎实实学党史、服务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局面,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