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对外交流 | 校友天地 | 党建工作 | 工会之家 | 文档下载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凌津奇来我校讲学
    9月25日下午,在北京印刷学院北校区201教室,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凌津奇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次题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的讲座。
    凌津奇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亚裔美国研究系主任。他目前是中国暨南大学外语学院的客座教授。凌教授还担任牛津大学出版社、加州大学出版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西雅图),以及学术期刊MELUS、Comparative Literature、Concentric、American Quarterly等著名美国和国际研究出版单位的特约评审专家。他研究领域包括一战后的美国文学、美国研究、亚裔美国文学、文学理论、离散研究与跨国研究,曾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文化研究所的科研奖、亚裔美国研究系的杰出研究生教学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文学院每年仅有一人入选的“院长马歇尔奖”。凌教授的代表性著作为《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1998),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首次将文学的形式问题摆上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日程,已经成为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于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在9月25日的讲座中,凌教授梳理了文化与文学叙事形式的关系发展史,从文学的文化历史研究谈起,到文学性和文学形式研究,再到后结构主义,直至文化研究。他先从文化的定义入手,讲解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并就其文化特点讲述了西方文化在二战之后几十年间对于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各种争论;比较分析了阿诺德、葛兰西、葛林伯雷和詹姆逊等理论家的学术观点,强调了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讨论涉及到人文主义文学评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并就文学的中介性讲到了语境化和文学的文化研究。对于各种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凌教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使听众受益匪浅。
    讲座最后,凌教授与听众进行了互动。有学生就“造成中美电影差异的是文化内容问题还是技术手段问题”向凌教授提问,凌教授从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分析对比入手,指出电影在提出自己国民问题的同时,还要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要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感,在节奏和表现手法方面要有自己的特点。还有学生提出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这一问题,凌教授指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东西方的文化都处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到大传媒的背景下文化融合的趋势。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作者:陈静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28
相关附件 Annex  
版权所有: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电话:60259424